unitization problem and code reliability
unitization problem
在進行文本的分析時通常需要先將文本轉編為可以分析的單位,而要如何決定文本當中的那一個段落是值得分析的過程就是unitization。以Empathic Communication Coding System (ECCS)的分析為例。如何決定哪一個溝通的橋段出現同理的時機,值得進一步去分析治療師同理回應能力就是unitization。
但是當有兩個以上的coders進行文本分析時,很有可能出現這些coders對同一個文本所辨識出來的分析單位(unit)對不上的情況,這就是一種unitization problem造成的後果。
有些文本的分析是直接以時間或是段落為單位,例如整段錄音(影)每30秒為一個單位,判斷這個單位內有沒有出現目標的行為。這種情況下就沒有什麼unitization problem。但有些文本的分析是以unit of meaning (Campbell et a., 2013)為單位,也就是要先事先定義好某些特定的目標,有出現才將該段落納入分析,像ECCS就是這樣子的例子。
那要怎麼解決不同的coders找到不同的units呢?Campbell等人(2013)提出一個方法,那就是讓研究的主持人(通常是對於該主題最瞭解的人)做為主要unit辨別者,其他的coders只在主持人所找到的units當中進行資料的分析以及分類。這樣子就只會有分類上的歧異,而不會有unitization problem。但大家都知道,主持人很忙,所以最少也要讓主持人主導訓練coders的任務,並且在分類規則上多加參與,以盡量減少unitization problem。
reliability of unitizing
目前針對unitization的過程進行信度或是一致性的指標似乎只有Guetzkow's U。其他分類一致性的指標我覺得指標的目的都不全然符合。因為文本當中可能有一大堆片段都沒有被挑出來,這樣可以衝出許多不同coders都一致認為不算meaningful unit的資料點。因此只能從所有的coders都挑出來的units當中去計算信度。但這樣子畫出來的2 by 2 contingency table又會缺少雙方都認為不是的那一格。
Guetzkow's U
Guetzkow's U則是針對已經找到的units數量上來計算兩個coders所找到的數量上是否一致。其公式如下:
其中
這個方法假設,如果兩個coders的能力是相同的,那麼雙方找到的units數量的期望值應該會是相同的(為常數
因此,
references
Campbell, J. L., Quincy, C., Osserman, J., & Pedersen, O. K. (2013). Coding In-depth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s: Problems of Unitization and Intercoder Reliability and Agreement. Sociological Methods & Research, 42(3), 294–320. https://doi.org/10.1177/0049124113500475
Guetzkow, H. (1950). Unitizing and categorizing problems in coding qualitative data.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ology, 6(1), 47–58. https://doi.org/10.1002/1097-4679(195001)6:1<47::AID-JCLP2270060111>3.0.CO;2-I